從San Diego回到LA以後,朋友一直聳恿我寫一篇後記。我睡前在床上滾啊滾的,不知道該從何下手。
整個4天1夜的活動我才參加了1天半,出發前沒有刻意做功課,回家上網研究後才發現我大概才參與所有活動的一小部分。
請先看看美國這邊中文媒體的新聞介紹。
整個夏天,美國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動漫活動。一個是七月間在LA舉辦的Anime Expo,另一個是差不多時間在聖地牙哥舉行的Comic-Con Internatiomal(SDCC)。順便提一下規模大不如前的電玩展E3 Expo(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)。
Anime Expo至今已經舉辦了20年,活動本身以日系的動畫、漫畫為主。根據洛杉磯時報的新聞表示,2011年參加人數約有12萬5千人。
美國洛杉磯的大型連鎖書店裡面,已經有一整區書櫃被日系的漫畫占領,而且相較於設計、電腦、歷史等書籍,漫畫區的書櫃放在書店非常中心的位置。走逛DVD、遊戲相關商店的時候可以發現,日本漫畫的週邊商品更是目不暇給。
Anime Expo結束後,緊接著就是從1970年至今已經有40年歷史的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Comic-Con Internatiomal(以下簡稱為SDCC)。
提供幾個跟SDCC有關的數字。
1. 2010年參觀人潮約13萬
2. 2011年4天票價美金$105 (約台幣3千) ,尤於入場券早就賣光,eBay拍賣票價高達$500-$1,000。2012年票價提高到$150/ 單天票價$37(約台幣1千1百)
3.會議中心停車費原價$10,展覽前eBay拍賣停車證$40-$60。
4.參展廠商約770間
5.參展廠商的候補名單高達400間
6.有廠商兜售參展攤位,要價達20萬美金。
7.參展作家/藝術家200位
8.會議中心場地約8個足球場大
看過這些數字後,你應該已經可以了解這場活動有多熱門。另外,如果你還以為動漫展只有宅男宅女們在參加的話,那可就大錯特錯。現場猛男、辣妹如雲,從吸啾啾的baby到做輪椅的老先生也都有。
接下來我試著把整個巨型的活動分類拆開來,如果你有勾選超過三項,那我保證這SDCC就是為你所舉辦的。
□ 1. 你喜歡看漫畫、動畫。
如果你只喜歡看日本漫畫、動畫,那你去參加Anime Expo就好。如果你喜歡美式的動漫。不用我多說,SDCC 絕對是你每年存錢都要參加的活動。SDCC裡面除了有最新動漫資訊外,還有為數眾多的攤位販售古董漫畫、海報;動漫週邊玩具、商品;漫畫作家簽名會...等等等等。
□ 2. 你喜歡"畫"漫畫。
現場有類似美術社的廠商,販售畫材、電腦軟體、外接特效軟體...等等。甚至可以上課學怎麼畫漫畫以及各式樣的技巧。現場還有近百位漫畫家、藝術家參展,你可以跟他們近距離接觸-買畫、聊天,甚至互換Facebook教個交朋友。
(插畫家Tara Mcpherson)
□3. 你喜歡超級英雄(Super Heros)、科幻電影/電視劇。
如果你喜歡蝙蝠俠、變型金剛、X戰警、蜘蛛人、鋼鐵人、美國隊長...等等等等。請你立刻去買2012年SDCC的入場票好嗎?
□4. 你是追星族
每年SDCC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會請當紅一時的英雄、科幻電影/電視劇明星到場舉辦見面會。
今年有新的蜘蛛人Andrew Garfield、暮光之城(Twilight)小夫妻+狼人、HBO大戲-權利遊戲(Game of Thrones)演員、血紅帽、True Blood、The Walking Dead、Torchwood、Doctor Who...等等大戲的演員來到見面會。
(權利遊戲-Game of Thrones作者George R.R. Martin現場簽名)
2012年即將上映的幾部奇幻電影演員(配音演員)也來到現場,包括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 (新白雪公主)、Dorothy of Oz(新綠野仙蹤)...等等。
據說這些演員也會扮裝到會場裡走動,感受會場裡翻騰的氣氛與熱力。
史蒂芬史匹柏以及彼德傑克森(Steven Spielberg and Peter Jackson)第一次出席了2011年的SDCC,宣傳新片"丁丁歷險記"(The Adventures Of Tintin)。
Marvel 公司的傳奇人物-前任老闆Stan Lee也來到現場為漫畫迷簽名。
□ 5.你喜歡殭屍(Zombie)電影、怪獸(Monster)電影。
喜歡扮成殭屍,或是喜歡狙擊殭屍嗎?
今年是第五屆的殭屍大遊行 "Zombie Walk",跟世界各地來的殭屍們一起上路吃光路人的手腳跟腦子吧。
□6.你喜歡扮裝、喜歡Cosplay。或是你喜歡幫Cosplay的辣妹愛好者拍照。
隨便Google一下SDCC 2011就會出現上萬張的照片(我實在沒有力氣去拍這系列的照片,太多太多啦~),看完之後快跟漫畫迷一起去買明年的入場票吧,而且記得要買4天的票,1天絕對拍不過癮!
□7.你喜歡收集玩具、公仔人型。
我只能說,請從今天開始做存錢計畫。
上百家玩具公司都有發行SDCC限量玩具,這幾乎已經變成一種玩具界的噱頭。想買玩具的人還要記得"預留時間"排隊買玩具。
以Hasbro為例,要在每個早上先領號碼牌,再分時段排隊買限量玩具。有些搶手的玩具在展覽正式開始前的第一晚Preview Night就已經搶購一空。
許多玩具店家都趁此機會賺一手,排隊後回家立刻轉賣出去,幫自己的旅費賺一筆回來。
紅到泛濫的Tokidoki這次端出了數不清的商品拿到SDCC餵大家,當我打開這個號稱限量發售的銀色小馬,油漆未乾的氣味撲鼻。可以想像為了參展,多少公司人仰馬翻啊。
現場讓我花最多時間的,是一些新畫家、新品牌的攤位。他們自己發型畫冊,並製做了一些玩具人型、滑板、首飾、衣帽..等等販售。
就我2010年在台北玩具展的觀察,許多港台的玩具創作都應該拿到SDCC來參展。而且應該要多多製作原創的造型,不要一窩蜂的KUSO別人的角色。
□8.喜歡欣賞電影道具、電影特效。
(深呼吸,長話短說)
-WETA
Weta這間公司一般人可能沒有聽過,但是只要一提到《阿凡達》、《魔戒》、《金剛》...這些電影大家就非常的耳熟能詳。是誰主要負責這些震撼我們感官的視覺特效呢? 就是得過5次奧斯卡金像獎的Weta。
(Ron買到Weta設計師的簽名畫冊,歡喜之情溢於言表!)
(WETA公司發明的超輕型"中世紀盔甲chainmail",看似鐵鍊,其實是塑膠材質。如果沒有這樣的發明,演員穿個鐵衣在身上,不熱暈也重到昏倒~)
-Factory Entertainment展出《MIB星際戰警1、2》Men in Black、《醉後大丈夫》Hangover、《007》..等電影道具
-Profile in History展出《回到未來3》BTTF 3 DeLorean以及一些BTTF3所使用的電影道具。
-Prop store 世界最大最有名的道具買賣公司。展出的物品目不暇給啊!
□ 9.如果你想要找工作
SDCC有類似就業博覽會的活動,徵才廠商包括卡通頻道(Cartoon Network)、孩之寶(Hasbro)、樂高(LEGO)、Lucas Licensing (製作星際大戰-喬治魯卡斯版權玩具)、Marvel、Nickelodeon...等等。
除了以上9大項之外,活動進行同時還有電影、動畫播放、各式各樣的比賽。比賽包括CCI-IFF(獨立影片影展)這次台灣唯一入圍”最佳動畫電影” (Best Animation Film) 獎項的【靠岸】。
□ 10.如果你想要交朋友
有個扮裝參加SDCC的女生接受電視台訪問的時候說:"在這裡,我可以跟任何人聊天,而且立刻就像認識多年的好友一樣投緣"。
(以下是我個人這兩天的經歷)
我跟Ron 呢,雖然存了滿坑古的電影服裝以及萬聖節服裝,我們卻從來沒有dress up扮裝參加任何類似的展覽。
直到這幾位朋友的出現...
前年在科羅拉多州幫自己公司Wrong Gear 參加商展的時候,交了一個新朋友Keith。Keith擁有一間規模非常大的裝扮服Costume公司Elope,每次去迪士尼都會看到他們的帽子商品占滿了貨架。大概是投緣,我們跟Keith總在不同的展覽中見面。這次參加SDCC前他不停的慫恿我們一定要dress up,他保證一定好玩!
今年7月初,我在Anime Expo認識一位玩具公司的老闆Hugo,我收集了好幾年的Toffee娃娃就是他們公司的產品,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巧遇老闆本人!
從跟他的聊天當中了解到一些小玩具商的幕後故事與難處,也希望他可以從我這小粉絲的身上得到繼續努力的力量。
Ron有一個認識20年的好朋友Ken,他的公司目前在美國擁有最多日本動漫版權商品(火影忍者、海賊王...等),在Anime Expo幾乎只要滑一跤就會摔在他們公司的商品上面。今年就是Ken約我們一起參加Anime Expo以及SDCC。
也就是因為這三個朋友的緣故,讓我接觸到另一種完全新鮮的生活體驗。為了響應他們年度最盛大的活動,我決定要做一些新的嘗試- 扮裝參加SDCC。
美國Comic-Con 的裝扮跟群魔亂舞的萬聖節不一樣,比較接近cosplay,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把自己打扮成"美國"卡通、漫畫或是電影、電視裡面的角色人物,並加入自己的創意。很多cosplayer會動手自己製作裝扮服Costume,甚至上脫口秀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(例如TRON Guy - Jay Maynard)。
基於種種原因,我重新製作了手邊已經破損不堪的科學小飛俠-3號珍珍的服裝。非常害羞又忐忑的參加我生命中第一次的Cosplay活動。
"Hey, Princess" ! (3號珍珍,美國人稱她為Princess。)
我從洗手間換好衣服出來,每走兩步就會被路人攔截下來拍照。
|
為了配合北美觀眾(家長)的接受度,日版小飛俠內容在美國上映時受到非常大的修改。原版的小飛俠跟美國人心目中的超級英雄很不同,劇情黑暗- 太多暴力、仇恨、說髒話、性別認同錯亂、甚至讓受歡迎的主角死掉!
這10年來在台灣,多虧了張哲生大力的推廣懷舊卡通,所以台灣的5、6年級生對於科學小飛俠一點都不感到陌生。但是在美國,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現代超人占據了他們的腦細胞,三號珍珍的出現立即把他們拉進時光隧道!
"Oh My God, it's "Gatchaman"!
(我的天,是"科學小飛俠")
"I know this, it's..... "Battle of the Planets"
(我知道這個..這是..."科學小飛俠"?!?)
"I grow up watching this....... "G-Force"!
(我從小看這"科學小飛俠"卡通長大的!!)
更多的對話開場白是:
"Hey, Princess" ! (嘿~公主)
一部卡通,用著不同的名稱伴隨著美國人近30年的歲月。無論白人、黑人、墨西哥人,這些大小男人,在我面前都興奮的又叫又跳!!
亞洲人通常都是禮貌的點點我的肩膀,安靜的拍照,笑笑的離開。另外還有一位太太先在手機裡找到照片,默默的遞到我面前來秀給我看他朋友幫孩子做的珍珍外套。
有幾個人說,很感謝我穿珍珍來SDCC,喚起了他們好多回憶。(還跟我give me five!)
有人呼朋引伴來找我合照,說:"我早上就聽說會場裡有個戴頭盔的珍珍"。
更別提這些熱情的宅男,叫喚我像是叫喚自己的姊妹一樣,急切得想要把我打包進他們的相機帶走。
"在SDCC,我可以跟任何人聊天,而且立刻就像認識多年的好友一樣投緣"。
真的!
Life is short, why so serious?